当前所在位置: 首页 » 新闻中心 » 行业资讯 » 耕地农用拖拉机的特点

耕地农用拖拉机的特点

浏览数量: 1     作者: 本站编辑     发布时间: 2025-05-12      来源: 本站

询价

["wechat","weibo","qzone","douban","email"]

耕地农用拖拉机作为农业机械化的核心装备,其设计围绕高效率、强适应性、经济性三大目标展开,通过动力系统、传动结构、操作控制及功能扩展的协同优化,实现耕整地作业的准确化与智能化。以下从基础性能、技术特性、应用场景及发展趋势四个维度展开分析,结合数据与案例说明其核心价值。

一、基础性能特点

1. 动力系统:大扭矩与低油耗平衡

发动机配置:功率范围:通常覆盖20-300马力,适配不同规模农田(小田块用50-80马力,规模化种植用150马力以上)。

技术路线:柴油直喷技术:燃油效率提升15%-20%,油耗降低至220-280g/kWh;

涡轮增压+中冷:高原地区(海拔>2000m)功率损失减少至5%以内(对比自然吸气发动机)。

扭矩特性:低速大扭矩:在800-1200rpm转速下输出峰值扭矩,满足重负荷犁耕需求。

调速范围宽:通过电控高压共轨系统实现无级调速,适应旋耕(12-18km/h)、深松(6-10km/h)等不同工况。

2. 传动系统:全齿轮驱动与多档位设计

结构类型:机械换挡:主流机型采用16F+16R同步器换挡变速箱,换挡冲击降低30%,操作强度减少40%。

动力换挡:高端机型配备16F+16R动力换挡变速箱,无需离合器即可完成挡位切换,作业效率提升25%。

四驱技术:全时四驱:通过分动箱实现前后桥扭矩智能分配,湿滑田块通过性提升50%,牵引力损失降低至10%以内。

差速锁:后桥配备牙嵌式差速锁,单侧车轮打滑时扭矩100%传递至另一侧,确保深泥田作业稳定性。

3. 底盘与悬挂:高强度与模块化设计

车架结构:箱式车架:采用Q345B高强度钢板焊接,抗扭刚度提升40%,适应重载犁耕(耕深≥30cm)时的冲击载荷。

三点悬挂:符合ISO 730标准,支持Cat.Ⅱ/Ⅲ快速挂接,提升机具更换效率(从旋耕机切换至深松机仅需3分钟)。

悬挂系统:力位综合调节:通过液压传感器与ECU协同控制,实现耕深误差≤1cm(对比纯位置调节精度提升3倍)。

浮动控制:在石块地或硬土层自动提升机具,避免部件损坏,故障率降低60%。

二、技术特性与差异化优势

1. 智能控制系统

自动导航:RTK-GPS定位:定位精度±2.5cm,直线行驶误差降低至0.5%/100m,减少重复耕作面积。

路径规划:支持A-B线、螺旋线、对角线等多种作业模式,单日作业面积提升40%。

动力管理:负载敏感液压:根据机具阻力自动调节泵排量,能耗降低18%,液压油温升减少10℃。

发动机转速记忆:存储犁耕、旋耕等常用工况的转速参数,一键切换,操作效率提升30%。

2. 人机工程学设计

驾驶室:全封闭降噪:采用双层夹胶玻璃与隔音棉,噪声水平≤82dB(A)(对比传统机型降低10dB),减少驾驶员疲劳。

空调系统:配备大功率冷暖空调(制冷量≥4kW),极端天气下舱内温度稳定在20-25℃。

操控界面:多功能手柄:集成换挡、PTO启停、悬挂升降等功能,单手操作即可完成复杂工况切换。

液晶仪表:实时显示转速、油耗、耕深等参数,故障代码自动诊断,维修时间缩短50%。

3. 燃油经济性与排放

节能技术:ECO模式:通过ECU限制发动机转速,综合油耗降低12%。

智能怠速:液压系统无操作时自动进入怠速(转速降至650rpm),燃油节省率达8%。

排放标准:国四/欧五:采用EGR+DOC+DPF后处理系统,颗粒物排放减少90%(PM≤0.025g/kWh),氮氧化物降低60%(NOx≤3.5g/kWh)。


联系我们
 邮箱:jinye@jygears.com
  电话:0575-86501380
 地址:浙江省绍兴市新昌县澄潭街道蛟澄路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19号1幢
社交方式
© 版权所有    浙江金野农业装备有限公司  隐私说明          浙ICP备2025147798号-1